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發(fā)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xiàn)場交流活動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辦。我市曾廣瑩光榮上榜,當選敬業(yè)奉獻“中國好人”。
曾廣瑩,男,1966年10月生,中共黨員,陜西省鎮(zhèn)坪縣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副所長。曾廣瑩30年如一日行走于田間地頭,兢兢業(yè)業(yè)從事農業(yè)示范研究和推廣工作,完成多個玉米新品種審定與大面積推廣,填補了中高山玉米品種空白,為秦巴地區(qū)糧食安全和玉米品種繁育作出了突出貢獻。曾廣瑩曾獲“農業(yè)部全國農牧漁業(yè)豐收獎(農業(yè)技術推廣貢獻獎)”“陜西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陜西好人”等榮譽。
從專注到專業(yè):他在學習中提升自我
1966年,曾廣瑩出生在陜西省鎮(zhèn)坪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他從小在苦里錘煉,在苦里尋暖,家鄉(xiāng)的貧苦和饑餓總是印刻在他深邃的記憶里。為此,他立志發(fā)奮讀書,并選擇攻讀農業(yè)技術專業(yè)。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扎根故土、默默無聞地辛勤耕耘在農業(yè)基層科研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兌現(xiàn)了自己回報桑梓的承諾,詮釋了自己致力山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的情懷和夢想。
鎮(zhèn)坪地處陜西南端,大巴山北麓。作為山區(qū)農業(yè)縣,玉米一直是農民群眾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但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種子質量嚴重老化,加之受地域、氣候等條件影響,全縣玉米平均畝產不足100公斤,農民辛勤勞作卻不能解決溫飽問題。如何解決玉米增產問題,縣政府把這一難題交給了鎮(zhèn)坪縣農業(yè)科研人員。1990年曾廣瑩參加工作后,也加入了農業(yè)科研團隊,開始了玉米雜交品種的研究之路。
玉米雜交品種研究是一項技術性、操作性、實踐性很強的研究項目,不僅時間長,而且要求高,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足夠的經驗和耐心。剛進入到這個團隊的時候,由于缺少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白天,他跟在老同志身后,邊看、邊學、邊想、邊記,晚上,他潛心研讀相關科研報告和心得體會,認真閱讀各類書籍,短短幾年時間,他整理的筆記有厚厚一摞。與此同時,他還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僅用5年時間就先后取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專業(yè)?啤⒈究飘厴I(yè)證書。和他一起工作過的同志都說,他的學習態(tài)度和刻苦精神不得不讓人佩服!
正是因為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他的業(yè)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快速提升,由他參與研究的“安玉9號、四號黃、五號黃”等玉米雜交新品種因產量高、質量好、耐抗性強等特點,相繼通過省上審定,在全縣乃至陜南片區(qū)大面積推廣,并獲得廣泛認同和好評。其中,“四號黃”還被列為全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從科員到專家:他在實踐中揮灑汗水
出色的研究能力和豐碩的研究成果,讓大家刮目相看。從2009年開始,曾廣瑩以玉米新品種研究第一主持人的身份,扛起了這個科研項目的大旗。如何讓這面旗幟高高飄揚,他給自己的定位是,要在現(xiàn)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研究出適宜秦巴山區(qū)和武陵山區(qū)的新一代玉米雜交新品種。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領導和同事們時,大家的懷疑遠遠大于期望。但他是一個固執(zhí)、較真的人,定下的目標,從不隨意改變。
曾廣瑩家離單位很近,但他為了能有更多時間從事科研工作,毅然將宿舍搬進了單位。選種、組配、播種、套袋、授粉、觀測、記錄……這一系列繁瑣的事情,他都親力親為,從不偷懶。因為單位沒有實驗室,導致許多的研究工作需要在室外完成,這不僅增加了工作難度,而且需要付出更多的體力。那段時間,白天,他頭頂烈日,在試驗田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很多時候,他顧不上吃飯、喝水,同事們將水和飯給他送進試驗田。晚上,為了整理記錄、撰寫報告、查閱資料,他常常通宵達旦。單位領導找他談話,希望他注意休息,保重身體,但他嘴上答應,之后依然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開展工作。同事們說,他對研究工作幾乎進入到一種癡迷的狀態(tài)。
2016年在申報一個科研項目關鍵時期,曾廣瑩剛剛做完手術,可他來不及休息,就立即投身到科研項目中,身體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壓力幾乎壓垮了他,但他從來都是默默咬牙承受,一個月下來,人瘦得只剩皮包骨頭了。當科研項目大獲成功時,他流下了淚水,這不僅是喜極而泣的淚水,更是飽經折磨又收獲喜悅的淚水。
從鎮(zhèn)坪到海南:他在寂寞中潛心科研
為了縮短一個品種的實驗周期,每年需要到海南陵水縣開展為期5個月的玉米雜交組合冬播實驗工作。曾廣瑩主動請纓,從2009年開始,前往海南開展冬播實驗工作。海南,本是個風光秀麗、宜人宜居的地方,但他從事冬播實驗的地方并沒有人們想象得那樣美好。每天面對的是成片的試驗田和無數(shù)種蚊蟲、毒蛇。白天,他要頂著烈日,在試驗田辛苦勞作,遇上授粉、套袋的時節(jié),為了趕時間,他常常要在田地里連續(xù)工作十個小時以上,中暑暈倒是常有的事,強烈的紫外線曬得皮膚脫了一層又一層,最終變得又黑又糙。晚上,由于寄住在農民家里,條件簡陋,沒有空調和電扇,還要忍受各類蚊蟲的叮咬,整理各類資料、撰寫科研報告,身上常常被蚊子叮咬得到處是紅疙瘩,每年,他要用掉無數(shù)瓶風油精。等到玉米棒成熟了,他白天收回來,晚上再連夜把玉米粒脫下。前后一個周左右的時間,當他把八畝地近3萬個玉米棒子最終變成一袋一袋的種子時,他的雙手卻變得又紅又腫、老繭成堆。
曾廣瑩說:“吃苦、受累我都不怕,我最怕的是孤獨和寂寞!”尤其是每年的除夕佳節(jié),別人都是舉家團圓,他們白天鉆進了試驗田,晚上與同在海南搞實驗工作的同事,就著幾個小菜和一瓶白酒,迎接新的一年。正月初一一大早,他又鉆進了試驗田。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主持選育的中桿緊湊型玉米新品種“鎮(zhèn)玉208”、中桿高抗半緊湊型大穗型玉米新品種“鎮(zhèn)玉213”和關中夏播高密緊湊型玉米“瑞玉518”等玉米新品種,廣泛應用于秦巴地區(qū)。
曾廣瑩在群眾眼中是大專家,但其實他更像是一粒種子,播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當農藝師,他鉆研栽培技術,選育的產品獲全省乃至全國大獎;當副所長,他苦心鉆研,寫出數(shù)篇調研報告,成為行業(yè)內的“一支筆”;當科研者,他勤跑田間、虛心學習、大膽試驗,從一個初生牛犢變成了高山農作物科研培育的“活字典”。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他刻苦用功、傾情付出的結果,也是一個黨員干部應有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