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羅蒙諾索夫大街地鐵站旁邊的卡雅酒店”,來俄羅斯已半個月了,至今還是有很多中國媒體同行這樣介紹自己所住的酒店。事實上這個酒店真正的俄文名字為“大學酒店”,由于酒店名是直接將俄語音譯為英語,而所謂的“卡雅”不過是俄語中表示陰性的詞尾而已,不含有任何實際意思。
這種很俄羅斯的翻譯在本次世界杯的交通工具上比比皆是!莫斯科叫“卡雅”的地鐵站名太多了,大家怎么區(qū)分呢?這是一名同行在10多天前的疑問,原來“卡雅”前面的部分才是真正的站名。據(jù)俄羅斯媒體的消息,在世界杯開幕前,世界杯舉辦城市的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鐵、火車站名全部實行俄英雙語拼寫和報站。然而,俄羅斯在使用雙語制作地鐵圖時,就是把俄語名字直接音譯為英語,而非意譯。俄羅斯地鐵尤其是莫斯科地鐵站名除了大量地名外就是人名,從萊蒙托夫、門捷列夫到托爾斯塔、列寧等,此外還有不少以歷史事件命名的站名。比如莫斯科地鐵有一站為“十月廣場”,俄語拼寫為“октябрьское поле ”,按我們常規(guī)翻譯的話,應該是“October square”,但在俄羅斯實際的英文拼寫和報站是你想都想不到的,“oktyabrskoe pole”——直接把俄文用英文來拼寫了,任憑你英語再好也無法將這個名稱與“十月廣場”相聯(lián)系上。再比如,“1905年街道”站,俄語寫法為“улица 1905 года”,英語名字應該是怎樣的呢,如果你用“street 1905 year”來問路你準迷路,因為俄羅斯人是這樣翻譯的:“ulitsa 1905 goda”,是不是很崩潰?
但是,作為一個不會俄語的外國人來到莫斯科問路時,是用義譯的英文名稱能被當?shù)厝嗣靼啄兀是用這種俄羅斯式的翻譯更清楚呢?顯然是后者。如果你詢問當?shù)厝,尤其是壓根兒不懂英文的大爺大媽,?905年街道”地鐵站在哪,用的是“street 1905 year”,保準對方會發(fā)懵,但你用“ulitsa 1905 goda”則不同,盡管聽起來與俄語有些許差異,但相似度有九成,自然對方是聽懂你要去的地方的。當然這樣的翻譯讓初來乍到的外國人總是糊涂,明明是說好的“十月廣場”地鐵站相見,但打死也找不到這個“October square”。所以,來俄羅斯坐地鐵,千萬不要用國內(nèi)的思維,知道那個站名的本意是什么,就會越糊涂。
舉辦冬奧會、世界杯,俄羅斯被世界重新認識,莫斯科、圣彼得堡也早已走向了國際化。本屆世界杯,俄語電視臺、廣告、商標,包括人們的日常語言中充斥著大量的英語詞匯和外來語,俄羅斯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做了大量工作,從地鐵到賓館再到餐廳,大多數(shù)實現(xiàn)了雙語化。盡管這種俄羅斯式的國際化讓人有些不適應,但這是充分考慮到外國人與本國人交流如何更暢通的。應該說,俄羅斯式的國際化還是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對我們來說,一個外國人用“bei jing xi zhan”問路顯然比用“bei jing west station ”更通俗易懂。當然,這次俄羅斯世界杯的餐館老板在菜譜上的俄漢雙語翻譯水平還有待提高,盡管菜譜上也出現(xiàn)了很多漢字,但完全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坐地鐵可以不去想站名背后的意思,吃飯必須得弄清楚是什么材料吧,“耳朵的芬蘭”、“亂七八糟的家庭”、“黑港與肉、與雞”,告訴我這都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