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由戲劇舞美師“華麗轉身”為戲劇導演的易立明,仿佛遺世獨立于國內(nèi)演出市場外,無論是親自導演、邀請外國導演排演抑或引進海外劇目,大多每次僅僅“特供”演出兩三場,有時甚至干脆不收門票、內(nèi)部演出!栋》即是此例。2016年9月,由法國人米歇爾·蒂迪姆導演、新蟬戲劇中心出品的這部作品,在中間劇場以內(nèi)部演出的方式倏忽一閃,便又隱入神秘,杳無消息。未曾想到,一年半過去,這部作品竟又翩然歸來,在略加修改后,又以正式演出的姿態(tài)于中間劇場重見天日了。
整體而言,前后兩版《阿Q》雖然細節(jié)調整不少,但筋骨未有大變。譬如在生于梨園世家的松天碩加入今年版本后,由他哼唱京戲的段落便出現(xiàn)在了舞臺,但這仍僅是因勢利導,人盡其用。《阿Q》的形式本質,還是以一種“布萊希特式”的敘事方法,展演魯迅的原著。大體來說:角色阿Q之外,其他演員將原著中“我”的自白向觀眾接力講出;而阿Q則鎮(zhèn)守舞臺中央,在角色中與他人飾演的吳媽、趙老太爺一干人等“交手”。“假定性”“跳入跳出”被玩得飛起,即時影像、搖滾樂、阿卡貝拉……也紛至沓來。
仔細端詳,《阿Q》雖然形式花樣迭出,但內(nèi)容卻固守本源。作為一名中國觀眾,我在前后兩版《阿Q》中都未看出這位法國導演大刀闊斧解構原著的野心。如果非說《阿Q》著重凸顯了原著的哪些層面,我思來想去,應該也就是“戲謔之下的悲涼”了。譬如意識到“應該有一個女人”的阿Q對吳媽起了邪念,浮想聯(lián)翩的一場,吳媽在款款音樂中跳起了芭蕾《天鵝之死》,阿Q的可笑與可憐立時呼之欲出。如果說阿Q在大部分國人心中,貌似已經(jīng)被逐漸固化為“民族劣根性的代名詞”,“阿Q精神”一詞已難脫幾分對舊社會的撻伐之意,那么米歇爾·蒂迪姆締造出的《阿Q》,則看來全無國人刻板印象的包袱:“阿Q也是一個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悲劇人物”(米歇爾·蒂迪姆語),他成事不足又敗事有余,被人玩弄卻自我麻痹,著實“讓人歡喜讓人憂”。如此說來,《阿Q》倒確實與易立明近年導演的《帝國專列》《革命》《秦國喜劇》等作品有幾分仿佛;“將家國榮辱化作嬉笑怒罵”,似乎正在成為易立明作品的特色標簽。至于造就阿Q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定歷史背景,則在前后兩版《阿Q》中褪作若隱若現(xiàn)的底色(尤其在今年版本刪去前年版本中的江南昔日影像后)——且看那些身著時裝便服的“看客”角色,我們能說得清《阿Q》是在講述從前,還是在指點現(xiàn)下么?
只是再看《阿Q》,我的感受已不如一年多前“解渴”。如果說2016年我還曾因《阿Q》獨出機杼的處理而忍俊不禁,那么2018年我便因《阿Q》過于安全的闡釋而心有不甘了。誠然,近年來外國導演來華操刀中國文學,如陸帕導演《酗酒者莫非》、亞日那導演《鑄劍》等,都或多或少遭遇過方枘圓鑿的文化齟齬,米歇爾·蒂迪姆導演的《阿Q》至少可令我這樣的中國觀眾心有戚戚,也是善舉。不過如我這樣難以饜足的觀眾總還是忍不住強人所難:能再給我們點對原著的新鮮解讀,尤其是出于外國人的解讀不?可見跨國、跨文化創(chuàng)作有時真的“費力難討好”,中西、取舍、進退……都仰仗創(chuàng)作者的大智慧。
不過我還是想說,《阿Q》看似漫畫一般,中國創(chuàng)作者也并非“不可為”,但它又確實算是現(xiàn)在中國創(chuàng)作者“不為”或“少為”的品類!栋》身上的幾個關鍵詞——經(jīng)典文本、現(xiàn)代手法、雅俗共賞——現(xiàn)在國內(nèi)演出市場中得兼者,寥寥。《阿Q》其實在我看來,屬于那種帶有一定、但不過高品位的商業(yè)戲劇,適合大學中學學生、初級文藝青年尤其是中產(chǎn)階級觀眾觀看/消費,一來溫習了文學史上的名作,二來觀演沒有掉入俗套陳舊的窠臼,三來度過了輕松而滿足的一夜,豈不大善!也許易立明導演不慕榮利,志存高遠,作品神龍見首不見尾也不足惜,但我是想力勸:《阿Q》這樣的作品倒是比不少“非看不可”的劇目,更有讓更多國人看到的價值。